首 页学会动态

吉林省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025年学术会议在长春成功举办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15 浏览量: 字体大小:

    

为推进社会心理学理论建设与创新发展,吉林省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于2025年5月10日在吉林大学前卫南校成功举办。来自吉林省内包括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化工学院、吉林警察学院、长春人文学院、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等各高校的16位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近数十位学者、行业相关人员和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片1.png

吉林省各校的代表教师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并围绕会议主题《心映万象·吉聚未来: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 展开了主题报告。

图片2.png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梅松丽教授分享的主题是《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研究》。她分别进行了背景介绍;并围绕网络成瘾的潜在危害、网络成瘾前因-个人层面、网络成瘾前因-家庭层面、网络成瘾前因-学校层面等影响因素介绍了课题组近20年的相关科研成果,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科学解释。

图片3.png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张彦彦教授对道德基础理论及其文化延伸问题进行了报告。研究以道德基础理论为核心,聚焦道德判断方式与依据,为道德理论本土化研究提供科学支持。

图片4.png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祖雅桐分享的主题为《社区居民体育健康行为的生态性生成与协同治理研究》。围绕体育健康行为的内涵特征,研究社区体育健康行为的原因,AI+体育健康行为等内容,构建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不同圈层系统的体育健康行为的智能化识别与干预新范式,为实现主动健康的生活模式奠定了科学基础。

图片5.png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高玉林分享《老年人跨通道视听感知的行为与电生理研究》,以视听觉信息整合的概念、现象、机制为基础,探讨视听觉整合的加龄效果初探以及内源性与外源性注意的差异调节机制,为老年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图片6.png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沈笛分享《“村改居”社区居民的空间感知与身份认同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研究背景;空间的建构、感知与身份认同的意涵与理论;“村改居”社区居民的身份认同的消解表征与重塑策略;结论与讨论。现实层面有利于促进“村改居”社区居民文化认同的生成与固化。

图片7.png

本次会议为吉林省社会心理学研究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结合,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心理学智慧。